文章导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起来的克隆性疾病。多数MDS易发展为急非淋白血病,少数演变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而一般认为多数MDS是髓系干细胞受累,少数发生于多能干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起来的克隆性疾病。多数MDS易发展为急非淋白血病,少数演变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而一般认为多数MDS是髓系干细胞受累,少数发生于多能干细胞。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贫血,有时有出血或感染;外周全血细胞减少,或一系、两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多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本病在西医方面的发展,请详见下述。
MDS患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患者造血干细胞损伤。
MDS发病具有阶段特性,可能与不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有关。造血干细胞在不同的增生分化阶段受不同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调控,这种调控是通过其表达产物如生长因子、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激酶类、ATP、胞质苏氨酸/丝氨酸类、核蛋白类等完成。
这些表达产物按严格的程序直接参与细胞增生分化的各个生理步骤,如某一生理环节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控失常,会引起细胞增生分化的紊乱,导致MDS或其他疾病。
在MDS发病初期某些有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变化的造血干细胞虽然伴有自身增生分化功能的某种异常,但仍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此时患者临床病情稳定,仅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当进一步进展恶化时,此克隆衍生而来的另一种伴有染色体畸变的亚克隆干细胞作为主要造血干细胞来代替造血。
染色体畸变使这一干细胞有更明显的增生分化异常,生成的各系不同阶段血细胞常常不能分化成熟,中途凋亡比例增加,使外周血3系血细胞进一步减少,反馈刺激骨髓异常造血干细胞加强增生,形成骨髓过度增生伴有病态造血表现。
过度增生的异常克隆造血干细胞常有两种演变途径:一为由于过度增生逐渐演变为造血能力衰亡,骨髓可转为增生低下,临床表现为造血功能衰竭,为半数以上MDS患者死亡原因。
另一种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由MDS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大多为急性髓系细胞性白血病,仅极少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差,常不易缓解,即使缓解,缓解期也短。
http://www.bloodinst.com/gusuizengsheng/1036.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及机制] 的内容分享;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邪毒”所致,如放射线、化学药品,农药、病毒、细菌等均为中医“邪毒”范畴。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他提出“邪毒伤肾”的理论,创立了“解毒透邪、泻实固本”,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