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类:(一)病因分类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健(继发于长期化疗、放疗后,或继发于肿瘤、自身免疫病等);(二)形态学分类 根据血液学和骨髓形态学的特点,FAB协作组将MDS分成5种类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现认为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或造血功能紊乱症候群,与白血病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发热、虚弱、乏力、出血、感染和难治性贫血,预后差,临床分类有多种。
MDS属中医“虚劳”、“血证”、“内伤发热”、“瘀证”及“症积”范畴。本病以肝郁、脾、虚、肾亏为本,气血阴阳亏虚为先,肝郁气滞,继则邪毒内壅,气血滞行,终致虚实夹杂。与遗传、体质、环境、外感、饮食劳倦、情绪等因素有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类
(一)病因分类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健(继发于长期化疗、放疗后,或继发于肿瘤、自身免疫病等)
(二)形态学分类 根据血液学和骨髓形态学的特点,FAB协作组将MDS分成5种类型,各型特点如下:
难治性贫血(RA)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临床以贫血为主,网织红细胞减少,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大多也是减少的。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细胞(RAS) 这组病例与RA的主要区别是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占骨髓有核红细胞的15%以上。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患者年龄较大,多数 在50岁以上。外周血中三系细胞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少数病例只有两系细胞减少。三系细胞均有明显异常。外周血常有原始细胞出现,但最多不超过5%。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较多见于年长者。肝、脾肿大多见。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最主要的特点是血液和骨髓中有较多的单核细胞。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转变型(RAEB-T) 患者大多在50岁以上,但国内报道青中年也不少见。肝脾不肿大。
多数患者总是认为中医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往往是在西医治疗无效或是再无力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选择了中医,而事实上中医治疗此类贫血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少的验案。
中医最早经典《内经》提出的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血同源理论,为本病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本病病理机制为:骨髓蕴毒,肾精不足,造血紊乱。
其治疗方法为:清髓解毒,益气养阴,补肾生血,可概括为清髓生血法。近年来我们在清髓生血原则的指导下,采用益气养阴、补气养血等方药治疗MDS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主要在于调控骨髓细胞生长,改善骨髓微环境,调节骨髓免疫功能,恢复紊乱的造血机能。
其作用特点是红细胞系统造血首先恢复,血红蛋白升高快,白细胞比较稳定,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系统恢复较慢。总之MDS呈多样性或多态性,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一般治疗难以见效,无论是患者是医者都需要耐心、信心和时间。坚持1-3个月以上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都会取得满意的效果。经全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http://www.bloodinst.com/gusuizengsheng/1078.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分类] 的内容分享;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邪毒”所致,如放射线、化学药品,农药、病毒、细菌等均为中医“邪毒”范畴。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他提出“邪毒伤肾”的理论,创立了“解毒透邪、泻实固本”,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