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围为(100~300)×10^9 L。血小板减少到7000属于偏低水平,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骨髓生成障碍等。...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通常为(100~300)×10^9 L。...
血小板减少至5万×10^9 L属于中度减少,可能引起出血症状,如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就医,查明病因后积极治疗。...
突发性血小板减少至26×10^9 L是一个相对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呕血、血便、月经过多、脑出血等情况。...
如果只是单纯的肥胖,一般认为是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但是,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当血小板减少时,皮肤通常会出现出血点,这些出血点表现为皮下的淤血点或者瘀斑出血。一般来说,这些瘀点、瘀斑、紫癜在四肢较为多见,尤其是下肢。...
低烧本身一般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但是引起发热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发烧时如果服用了一些药物,其副作用可能会引起血小板降低,多见的如氯霉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镇静药都会对骨髓造血组......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减少时,出血反应会相应地增多,止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出血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104指的是血小板计数为104×10⁹ L,通常这个数值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不需要过于担心。血小板在人体中起到止血和凝血的重要作用,正常值通常为100-300×10⁹ L。...
血小板减少患者是否可以上班,主要取决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和患者个人的症状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的血小板减少,并且没有明显的出血症状,一般来说,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然而,如果血小板减少严重,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如皮下......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目标主要是预防出血和控制病情。预防出血:这是最重要的护理目标。因为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出血,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和碰撞。同时,要避免吃硬食物,以免划伤食管。...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吃虾,但是要避免过量食用。虾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适当食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对身体的恢复有好处。...
血小板减少可能突然发生,常见的原因包括血小板生成不足、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分布异常等。多种疾病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血小板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 L),可能是由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等原因所致。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典型的出血表现,包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