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其药廉,其效稳,其治专,上至高官达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皆有可治之法。
0311-83026048
      13102891312

MORE ◆ 医师介绍

栗建华 主任

栗建华 主任

提起栗建华,同事们说,他是一个为了患者康复而全身心投入的称职的医生;同行们说,他是一个醉心于血液病、肿瘤研究的执著的......

MORE ◆ 特色疗法


  血液病,在中医临床上大概可分两大类:恶性血液病与虚损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

石家庄裕华血液病肿瘤门诊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
         吉恒街与大谈路交叉口东行50米路南

  • 咨询电话:
    0311-83026048
  • 出诊时间:
    上午9:00-12:00    下午2:00-16:00
  • QQ
  • 当前位置:首页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患者应注意哪些饮食问题

    来源:血小板减少  - 时间:2020-09-19 15:17:00

    文章导读: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这是血热毒蕴之故,但其根本原因是体虚,有阴虚胃热或气虚、脾虚等不同,饮食方面当以清淡平和为主。

      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很多都会面临出血这个问题,特别是血小板数值较低的人,出血风险格外的大。
     
      这些出血不止是外部出血还有内部的出血。血小板数值多低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乃至内脏出血。所以一定要多加重视。
     
      针对消化道出血这就要说饮食了。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发病期间身体是格外脆弱的,所以这个时间身体不能受到刺激。
     
      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这是血热毒蕴之故,但其根本原因是体虚,有阴虚胃热或气虚、脾虚等不同,饮食方面当以清淡平和为主。
     
      首先就是在急性期或出血明显时,饮食应以有凉血、止血作用的品种为主。病情稳定时,可以多选用以健脾益气、养肝补血作用为主的食物。
     
      热性的食物也建议少吃为好,这类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公鸡肉、韭菜、荔枝等,把控量即可,并不绝对忌口。
     
      为什么热性食物建议少吃呢?因为热性食物能助阳而动血,会使血小板患者的出血加重,故不宜食之。
     
      还有一类食物,不论身体是否健康都少吃的一类,辛辣刺激以及烧烤的食物。
     
      特别是血小板减少患者更加应该注意了,这类食物会刺激到消化肠道,而且烧烤类食物外皮多为焦脆,容易与消化道摩擦导致出血,所以慎用。
     
      油腻的食物这个时候也是要少吃的,油腻食物可助湿生热,火热之邪迫血妄行故应慎用。
     
      说了这么多不能吃的,那么血小板减少患者吃什么食物比较好呢?
     
      主副食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橘子、红枣、核桃、红皮花生、菠菜、白菜等。
     
      其实血小板减少患者日常生活中不止要注意饮食,还有要注意日常的活动。
     
      血小板急性期间,血小板较低期间等尽量少的活动,最好是卧床休息。然后随着血小板的提升逐渐恢复活动。
     
      有些患者发现血小板减少后就彻底躺在床上不动了,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血小板减少病人虽然要避免剧烈运动,但要经常出来走走,做些适当的运动,以散步、慢跑或太极拳等为宜,以增强体质。但在进行运动的同时,要避免外伤,防止出血或加重出血的情况出现,注意劳逸结合。
     
      最后医生提醒大家:秋冬季节注意防寒保暖,以免感染疾病。

      http://www.bloodinst.com/xuexiaobanjianshao/4185.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注意哪些饮食问题] 的内容分享;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邪毒”所致,如放射线、化学药品,农药、病毒、细菌等均为中医“邪毒”范畴。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他提出“邪毒伤肾”的理论,创立了“解毒透邪、泻实固本”,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

    版权所有:石家庄裕华血液病肿瘤门诊部
    电话:0311-83026048 邮箱:2462615671@QQ.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吉恒街与大谈路交叉口东行50米路南
    冀ICP备09047931号-4 冀医广[2016]第9-9-356号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照医生诊断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3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