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原因不明的血小板持续性增多,骨髓中巨核细胞显着增加,并有大量血小板形成,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表现应考虑本病的诊断。但需与继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相鉴别。
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一种。其特征为外周血中血小板明显增多,且有功能不正常,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殖,临床有自发出血倾向及或有血栓形成,约半数病人有脾大。
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又称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血小板计数多在1000——3000×10ˆ9/L之间,最高可达20000×10ˆ9/L,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但有巨大型、小型及畸形,常聚集成堆,偶尔见到巨核细胞碎片及裸核。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0——30)×10ˆ9/L,偶尔可达到(40——50)×10ˆ9/L,一般不超过50×10ˆ9/L,分类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
因失血少数病人可致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心淡染、多染性、嗜碱性点彩及豪-胶小体。
(二)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生尤为显着,原始及幼稚巨核增多,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成堆。
(三)出、凝血试验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良。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四)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血清酸性磷酸酶均增高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也增高。部分病人因血小板破坏,大量钾离子释放到血中,引起假性高血钾症。
(五)其他 染色体检查部分病人有21号染色体长臂缺失(2lq-),也有报告21号染色体长臂大小不一的变异。骨髓祖细胞培养有自发的巨核细胞或红细胞克隆形成。
诊断和鉴别诊断
原因不明的血小板持续性增多,骨髓中巨核细胞显着增加,并有大量血小板形成,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表现应考虑本病的诊断。但需与继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相鉴别。
http://www.bloodinst.com/xuexiaobanzengduo/1885.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 的内容分享;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邪毒”所致,如放射线、化学药品,农药、病毒、细菌等均为中医“邪毒”范畴。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他提出“邪毒伤肾”的理论,创立了“解毒透邪、泻实固本”,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