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饮食和餐具清洁,忌烟戒酒,不饮浓茶、咖啡,不吃生冷凉菜,新鲜水果必须洗净、削皮后再食用不吃剩饭剩菜,水果宜适量;...
有恶心、呕吐时,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宜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如:面汤、稀粥、等,要少食多餐,别吃甜食、油性大或油煎炸的食物;吃饭时不要喝水喝汤;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每次化疗前的食量要少。...
血虚和贫血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等同,需要区别对待。有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有贫血,同样,贫血的病人也不一定是血虚,也可能是气虚。...
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容易复发、迁延不愈的疾病。正常人体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个 mm,如果患者血小板低于2万个 mm,则有出血可能。...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所以,血常规检查的有三大系统,也就是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以及血小板系统。...
血液分析主要是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中各种血细胞数量、形态和比例进行检查,从而判断一个人身体的各种血细胞是否正常。...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医生的一个常规检测操作(包括实习生),会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是没有太大的危险的。...
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患者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或早期伴有乏力等轻微,而一旦到了粒缺期,则极易继发感染。所以需要每周做2-3次血常规检查方可获知中性粒细胞减少。...
正常人血小板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血高;剧烈运动后及妊娠中、晚期升高。若少于50×109 L,称血小板减少症,多于400×10 9 L称血小板增多症。...
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血液病病病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往往较少或贫血。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人,由于抵抗力低,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故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饮食,如鱼、鸡、瘦肉、蛋、牛奶等食物。...
患者应该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需要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同时家属也应该体谅患者,并全方位的对 患者进行照顾。...
其实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很常见,患者不要太紧张。感染和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血小板减少。还有比如某些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病毒感染性疾病、某些药物如肝素、奎宁、磺胺类抗菌素、解热镇痛药、一些口服降糖药、利福......
鼻出血:液体石蜡滴鼻可防止干裂出血,出血时可用棉球填塞或局部冷敷,血枷不可剥。还有关节肌肉深部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可能,因为你只说要预防,那只要注意减少剧烈运动和外伤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