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血液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属祖国医学“虚劳”“虚损”“血证”“血枯”“亡血”“急劳”“症积”“瘰疠”等范畴。
血液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属祖国医学“虚劳”“虚损”“血证”“血枯”“亡血”“急劳”“症积”“瘰疠”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形成是由于素体正气不足,饮食失调,后天营养失衡,情志抑郁,脾胃虚弱等因素致使精亏血虚,正气虚损,又感染理化及生物等外邪所伤,各种因素均致气血化生不足,内不能养五脏,外不能御邪固表,终致气血阴阳虚衰而引起各种疾病。
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我们需要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医疗市场的变化,临床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现全程优质服务,将护理工作深入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五个层面,这与突出中医护理特色,落实整体观,辩证施护的理论依据是相吻合的,在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可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给药、饮食、情志、环境、针灸、按摩、康复等辨证施护技巧,为患者提供连续、简便、经济、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我们在日常护理血液病患者的工作中体会到,首先要针对血液病特点做好症状护理,同时在护理全过程中要强调辨证施护,提供给患者健康教育机会,指导他们做好养生训练,对提高患者带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中医素有“即来之则安之”“三分治七分养”的传统思想,中医还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阴阳调和、情志顺畅必对疾病恢复有利。我们倡导病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积极的自娱自乐、下棋、打牌、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进行足底按摩或音乐疗法,鼓励病友间沟通交流成功经验,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食疗,多进食益气补血食品,或含服西洋参片补助正气。
总之,血液病发病原因不外乎外邪入侵和内伤两方面。外邪主要为温热毒邪,以及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血瘀,痰凝;内伤则主要为气虚及阴血不足。其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邪毒内侵深至骨髓,内耗真气精血,阴阳失调,正气衰败,易受外邪侵袭,统摄无权或热迫血行。总之,适宜的动静结合,有助于气血生化,有利于血液病患者康复。
http://www.bloodinst.com/xueyebingchangshi/3706.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血液病中医护理浅谈] 的内容分享;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邪毒”所致,如放射线、化学药品,农药、病毒、细菌等均为中医“邪毒”范畴。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他提出“邪毒伤肾”的理论,创立了“解毒透邪、泻实固本”,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